很多人以为,把公司股份拿去抵押借钱,只要双方签字就行。其实不是这么简单。合法的股权质押,必须走登记程序。根据《民法典》和《公司法》的相关规定,股权质押合同生效≠质押权成立。只有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(原工商局)办理了质押登记,才算真正“锁定”这笔担保。
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,得去企业注册地的市场监管局登记;上市公司的,则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。没登记?不好意思,就算白纸黑字写了,法院也不认。
质押不是卖股份,但一旦还不上钱,债权人可以直接拍卖你的股权。这个过程你可能没话语权。更麻烦的是,如果公司经营出问题,股权价值缩水,你不仅钱没拿到,还可能倒欠。
还有些隐藏坑:比如公司章程里写明“股权不得对外质押”,那你签了也无效;或者股东会没同意,尤其是涉及夫妻共有股权,配偶不签字,后面容易扯皮。
另外,质押期间,股东权利会受限。想分红?转让?都得债权人点头。别等到用钱时才发现,自己被“锁死”了。
办股权质押,建议先查章程、做评估、走正规登记,最好让律师把关合同条款。别图快,更别信口头承诺。钱是借到了,家底也得守住。